主要产品:螺栓、螺母、垫圈、钢结构配件、光伏配件、龙骨配件、爬架配件

15632039333
0310-6683227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2025年7月钢材市场价格上涨的趋势会被逆转吗?

发布时间:2025-07-25
全球钢材市场价格的长期走势将呈现结构性分化与波动上行并存的特征,其核心驱动逻辑由政策调控、技术变革、需求转型与全球产能博弈共同塑造。结合当前行业趋势与国际格局,可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

一、全球供需格局的重构:新兴市场崛起与产能过剩隐忧

  1. 需求增长的区域分化
    • 中国需求总量见顶:2025 年中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 1.5%,房地产用钢需求较 2020 年峰值减少约 1.2 亿吨。但绿色能源项目(如风电、光伏)带动高端钢材需求,包钢股份风电钢产量 2024 年突破百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30%。

    • 新兴市场成为增长主力:印度、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基建扩张推动需求,印度钢铁需求预计从 2024 财年的 1.36 亿吨增至 2030 年的 2.3 亿吨,年复合增长率达 8.2%。麦肯锡预测,2023-2035 年全球钢铁需求增速降至不足 1%,但印度、东南亚、中东与北非贡献主要增量。

  2. 产能扩张与过剩风险
    • 全球产能持续增长:2024 年全球炼钢产能达 25.17 亿吨,较 2019 年增长 4.3%,东盟(+39.6%)和中东(+28.4%)是主要增长极。印度计划 2030 年粗钢产能提升至 3 亿吨,JSW 集团单厂投资 844 亿元建设 2500 万吨产能项目。

    • 过剩压力加剧:经合组织预测,2027 年全球钢铁过剩产能将达 7.21 亿吨,东盟国家如越南、印尼出口激增可能加剧全球供应过剩,引发价格下行压力。例如,越南钢铁出口量十年增长六倍,预计 2050 年产量达 5100 万吨,远超本土需求。

二、技术变革与政策约束:成本结构重塑与绿色溢价

  1. 低碳技术的颠覆性影响
    • 氢冶金的商业化突破: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 120 万吨氢基竖炉项目已实现稳定生产,DRI 金属化率达 94%,并成功应用绿氢工艺。若绿氢成本从 40 元 / 千克降至 20 元 / 千克(电解水技术进步),氢基炼钢成本有望与长流程持平。

    • 电炉炼钢的替代潜力:欧盟碳关税(CBAM)倒逼中国钢铁企业转型,短流程炼钢占比需从当前 10% 提升至 2030 年 15% 以上。但废钢供应缺口(2024 年约 800 万吨)和电价成本(吨钢电费 400 元)制约扩张。若反向开票政策规范废钢流通,2025 年废钢供给量预计增加 12%,电炉成本优势或扩大至 120 元 / 吨。

  2. 碳成本的刚性约束
    • 欧盟碳关税的传导效应:2026 年起,中国出口欧盟的长流程钢材吨钢碳成本将增加 652-690 元,而短流程可降低 70% 碳排放。河钢氢冶金项目生产的 “绿钢” 已获宝马、长城等车企溢价采购,溢价幅度达 20%-30%。

    • 全球碳价分化:欧盟碳价突破 100 欧元 / 吨(约 720 元 / 吨),而中国碳价仅 50-60 元 / 吨,价差倒逼中国企业加速低碳转型。若 2030 年全球碳价趋同(如统一至 150 元 / 吨),长流程吨钢成本将增加 150 元,推动价格中枢上移。

三、价格趋势的情景推演与关键临界点

  1. 基准情景(概率 50%):震荡上行与结构分化
    • 驱动因素: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印度 + 东南亚 + 中东占全球增量 58%)、低碳技术逐步渗透(电炉占比 13%)、碳成本年均增长 8%。

    • 价格路径:全球钢材均价从 2025 年的 500 美元 / 吨升至 2030 年的 550 美元 / 吨,板材(汽车板、风电钢)涨幅跑赢长材(螺纹钢)。中国螺纹钢价格中枢上移至 3200-3400 元 / 吨,热卷溢价扩大至 300 元 / 吨。

  2. 逆转情景(概率 30%):产能过剩与技术超预期
    • 触发条件:全球产能过剩超预期(过剩量 > 8 亿吨)、氢冶金成本提前降至与长流程持平、巴西铁矿石增产至 4.8 亿吨。

    • 价格路径:钢材均价回落至 400-450 美元 / 吨,中国螺纹钢下探 2800-3000 元 / 吨。东盟低价钢材冲击国际市场,热轧卷板出口价格较中国低 100 美元 / 吨。

  3. 极端情景(概率 20%):地缘冲突与政策超调
    • 导火索:中东局势升级导致原油价格突破 120 美元 / 桶、全球经济衰退引发钢材需求萎缩 8%、中国粗钢减产加码至 5%。

    • 价格路径:钢材均价暴跌至 350 美元 / 吨,接近 2015 年历史低点。中国启动 500 万吨战略收储托底,但难以逆转趋势。

四、区域市场的差异化表现

  1. 中国:从出口导向到高端制造
    • 长材需求持续萎缩(2030 年建筑用钢降至 4 亿吨),但风电钢、汽车板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 30%。出口结构向高附加值品种倾斜,2025 年汽车板出口量预计达 500 万吨,占全球贸易量 15%。

  2. 印度:产能扩张与内需博弈
    • 2030 年粗钢产能达 3 亿吨,但内需仅 2.3 亿吨,剩余 7000 万吨需通过出口消化。若全球需求疲软,印度扁平材出口价格可能较中国低 50-80 美元 / 吨,加剧价格竞争。

  3. 欧盟:绿色溢价与产能收缩
    • 氢冶金项目(如塔塔钢铁荷兰分公司)提升低碳钢材供给,但产能收缩(2030 年粗钢产量降至 1.3 亿吨)导致进口依赖度上升。欧盟本土高端钢材价格较国际市场溢价 10%-15%,但中低端产品需进口填补缺口。

五、风险提示与策略建议

  1. 关键风险点
    • 技术落地不及预期:氢冶金商业化进度延迟(如 2030 年仅实现 5% 产能替代)、电炉废钢供应不足(缺口扩大至 1500 万吨)。

    • 地缘政治冲击:俄乌冲突升级影响黑海铁矿石运输、中美贸易摩擦扩大至钢铁领域。

    • 替代材料渗透:碳纤维在汽车轻量化中应用超预期(2030 年替代 5% 钢材需求),挤压高端板材市场。

  2. 市场操作建议
    • 短期(1-3 年):做多中国风电钢、汽车板期货,对冲碳成本上涨风险;做空印度热轧卷板,规避产能过剩压力。

    • 中期(3-5 年):布局氢冶金设备供应商(如石墨电极、制氢设备),关注废钢回收产业链整合机会。

    • 长期(5-10 年):投资东南亚电炉钢厂(如越南、印尼),抢占新兴市场份额;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锁定低碳溢价收益。

结论:转型期的结构性机会大于系统性风险

全球钢材市场正处于从 “总量扩张” 向 “质量升级” 的转型期,价格趋势呈现长期波动上行、短期分化加剧的特征:


  • 2025-2030 年:基准情景下,钢材均价年均增长 3%-5%,但区域与品种分化显著(板材 > 长材、新兴市场 > 成熟市场)。

  • 2030 年后:若低碳技术全面渗透(电炉占比 20%+ 氢冶金占比 5%),全球钢材价格中枢可能上移至 600 美元 / 吨,但产能过剩风险仍需警惕。


市场参与者需紧密跟踪新兴市场需求兑现度、低碳技术商业化进度、全球碳价协同机制三大变量,在行业变革期把握结构性机会,规避系统性风险。具备低碳技术储备与高端产品竞争力的企业(如河钢、JSW、塔塔钢铁)将更具抗周期能力。


厂家直销

品类齐全 轻松购物

正品保障

正品行货 放心购买

售后无忧

7天无理由退货

物流配送

安全包装 准时送达

邯郸市裕恒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临洛关镇东洛阳村南工业区
联系人:宋经理
手机:15632039333
电话:0310-6683227
备案号:冀ICP备2023011847号-1
版权所有:邯郸市裕恒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手机网站

微信

友情链接: 供应商网站合作商 | 中国供应商网站 | 马可波罗网站 | 马可波罗销售部 | 阿土伯销售部 | 八方资源销售部 | 八方资源网 | 黄页88销售部 | 黄页88网站 | 找商网销售部 | 阿里巴巴官网 | 销售部官网 | 1688销售部网站 | 销售部网络微信商城 | 裕恒紧固件百家号关于紧固件若干资料集锦 |